推動台灣飲料商2030年寶特瓶再生塑膠含量達30% 減少新塑膠使用量以落實循環經濟
什麼是「瓶到瓶(Bottle to Bottle)」?
「瓶到瓶」是指將PET寶特瓶回收再製成飲料瓶或食品級容器的技術與行動,能有效減少大量新生塑膠的使用,實現塑膠的資源循環。
寶特瓶新生數量名列前茅
面對難以計數的海洋生物誤食塑膠垃圾死亡,我們必須即刻採取行動!根據環境部統計,台灣2022年回收的寶特瓶原料PET塑膠達11萬公噸,相當於55億支寶特瓶,而這只是整體用量的一部分。持續使用新生塑膠,不僅耗能,也加劇環境污染與生態危機。
台灣再生塑膠法規已完備 只差飲料商實踐
國際上,歐盟已明定2030年寶特瓶需含30%再生塑膠,2040年提高至65%。美國FDA、歐盟EFSA也已批准其rPET可用於食品和飲料包裝。台灣環境部、食藥署也已完備法規,允許PET瓶與食品級塑膠包裝使用一定比例的再生塑膠。現在,我們差最後一哩路的產業轉型。
用你的10秒鐘 推動一個更乾淨的台灣!
您的連署,是減少新生塑膠、推動永續的重要力量,將促使飲料品牌與通路業者,落實更具責任的產品決策。
No results found.
歐盟為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歐盟委員會於2019年12月提出綠色政綱,目標是要在2050年使歐洲成為第一個氣候中和大陸。此項目標正式寫入2021年7月生效的《歐洲氣候法》(European Climate Law),具體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