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總覽 » 永續報導 » 社會公益 » 太魯閣族技藝傳承,布毯培力創生
2022-11-08

太魯閣族技藝傳承,布毯培力創生

一手推著織具,一手熟練地操作梭子,來回之間,美麗的太魯閣族圖騰逐漸浮現出來。在傳統織布技藝逐漸式微的今天,花蓮的支亞干部落試圖用傳統織布技藝,重新書寫自己文化脈絡的真正樣貌。

2014 年時,Ipiq Matay(徐昱萱)回到部落任教,她經常利用週末時間帶領著學生認識屬於自己族群的人文歷史與食材,起初透過「部落立體地圖」的製作,讓學生或地方耆老都可以指認出這座山、這塊地所發生的故事。她沒想到,隨著踏查的腳步深入社區族人之間,竟然發現很多話題其實都是圍繞在自己祖母織布的事情上。

Ipiq Matay 訪問這麼多關於獵人、食材與故事,沒想到跟自己最貼近的織布歷史卻是最陌生的,「從小與祖母一起長大,腦海中仍有祖母織布的印象的她,但當時並不知道自己跟文化有多近」,她説。

最熟悉的記憶卻是最陌生的文化

2015年,Ipiq Matay 開始用祖母遺留下來的織具 Ubung,重新接觸太魯閣族織布技藝。從零開始的過程十分困難,透過理線、撚線、處理苧麻到編織技法,在向阿姨學習的過程中每遇到一個關卡,他們就得再繼續去找尋會製作的人。Ipiq Matay 認知到,可能有更多的織布技藝、項鍊或首飾工法都已經失傳。為了挽救傳統,便要讓太魯閣族織布技藝讓更多人知道。

整理家中部落老屋後,Ipiq Matay 開闢了個人工作空間,很快地吸引了有志青年與媽媽們登門學藝,其中有一位學員因為嫁到別的地方,想要自己有一個文化象徵物在身邊,另一個媽媽則希望自己的兒子也能有機會看見本族的織藝。2017 年,Ipiq Matay 更出了一本集結了織布機、織紋、編織技藝到民間藝人的專書來分享經驗和成果。

太魯閣族的編織在台灣原住民族中獨樹一格,素白色的服飾上點綴著菱形的幾何圖案。細看每個菱形,都內藏著細緻的織路Patas。織路代表著文字之意,每個家族可能會有數十個織路,因此當太魯閣族人在織做菱形的過程,就是一種書寫的過程,Ipiq Matay 説,「它可能是媽媽傳給女兒,女兒又再傳承給下一個人,最後書寫成豐富的社會連結關係」。

心懷傳統文化的使命感

隨著工作坊的開設,有愈來愈多人在不同場域中投入學習,傳統技藝長久面臨無法向下紮根的的局面,在支亞干部落同樣可見到,Ipiq Matay觀察,秀林鄉與萬榮鄉還有相關的人持續傳承這項工藝,不過若是現在的 20、30 歲世代就不見得會了。

「我跟學生同樣都是太魯閣族的,如果我連都不知道織布技藝了,我的學生可能更會不知道」,Ipiq Matay 心懷一份責任與使命在身上,積極透過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培訓計畫,要讓原鄉母族文化的保護更加有力。

透過織布來找回被主流價值剝奪走的文化記憶,同時也在織造的過程中,重新加深了自己與親族文化的關係。對Ipiq Matay而言,如果陪伴學生一起製作部落立體地圖時,是由上往下俯瞰家鄉;那同時藉由復興祖母的織布技藝、重新譜寫與社會之間的文化網絡,則是由裡到外地詮釋對於傳統文化的愛。

 

圖 ‧ 文│太魯閣族技藝傳承,布毯培力創生

明日城鄉 翻轉地方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
數字焦點
0
%

歐盟為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歐盟委員會於2019年12月提出綠色政綱,目標是要在2050年使歐洲成為第一個氣候中和大陸。此項目標正式寫入2021年7月生效的《歐洲氣候法》(European Climate Law),具體承諾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55%。